| 首页 | 学校首页 | 机构设置 | 思政教育 | 理论学习 | 精神文明 | 民族团结 | 普法教育 | 师德建设 | 新闻网 | 学习园地 | 学习资料 | 下载专区  

我校优秀教师风采录之苏秀兰教授


寻找肿瘤预防新途径 研究基因遗传“活化石”

——记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苏秀兰教授

  苏秀兰,女,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内蒙古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骨质疏松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骨质疏松学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名师。
  苏秀兰教授热爱科学研究事业,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立志为内蒙古的科学研究事业以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而努力工作。生物活性肽在生物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涉及分子识别、信号转导、细胞分化及个体发育等。因此,开展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对于寻找预防、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新方法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和研究热点。苏秀兰主持的“抗癌活性肽”研究课题,从“活性肽”的诱导方式、诱导量、诱导时间、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型的研究探索,攻克了技术上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苏秀兰教授不仅在“抗癌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在内蒙古少数民族遗传学研究中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内蒙古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资源,各民族本身就是研究基因遗传学的“活化石”。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将成为基因组时代的主旋律。因此,探讨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与疾病的相关作用,将成为研究多基因疾病的主要内容。在科研实践中,苏秀兰教授将她对创新的理解全部运用到治学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苏秀兰教授曾主持、参与国际、国家、自治区科研项目多项。1997年,“抗癌生物活性肽研究”课题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一种抗癌生物活性肽制剂的制备方法”获粤、港发明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授予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抗癌生物活性肽对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项目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08年,“抗癌活性肽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及抗肿瘤作用”项目研究再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她七次荣获自治区科学进步三等奖,一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她还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多年来,苏秀兰教授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甘于吃苦奉献,在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工作也非常出色。她在教学中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将新知识、新理念、前沿进展传授给学生,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在近十年中,作为第一导师培养出硕士生26人,作为第二导师培养学生16人,近60名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在论文设计、实验等方面得到了她的指导和帮助。
  苏秀兰教授始终坚持自己“做事先做人,谦虚谨慎、奋发进取”的格言,不断获得的各项荣誉不仅没有让她止步不前,更没有成为她享受清闲的借口。她现任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通过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的现代化仪器,开展分子生物学、药物学、动物学、细胞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她的理想就是带领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谱写出更加生动的奋斗之歌,把研究中心建成特色突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医科大学委员会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 2007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