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
——记自治区教学名师申鸰
申鸰,女,中共党员,公共教育学院体育部教授。1986、1993、2000年三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优秀裁判员称号。1996年获得自治区教育厅授予的全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称号。2002年获得中国滑冰协会授予的中国短道速滑荣誉裁判员称号。2008年7月获得内蒙古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9年获“自治区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教学工作
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28年,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书写了教学部近几年来开设的全部体育理论、体育技术课的教案,要点清晰,并配有动作图解,被教学部树为样本,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率先尝试体育双语教学。2005年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体育理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双语教学,并获得了公共教育学院的教学成果奖。
2006年经教务处批准在2006级本科班开始实行体育技术课的双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民日报曾以《一位体育老师的奥运太极》,中国教育新闻网以《英语太极进课堂,女教师新颖教学赢得美誉》内蒙古日报以《申鸰:用英语教授太极拳》为题对双语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节目也在新闻人物栏目中,多次介绍了自治区首位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师。
2007在内蒙古医学院第四届课堂教学技艺大赛中,利用多媒体和双语教学的手段,以《技巧体育理论教学》为题获得了公共教育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同时获得内蒙古医学院第四届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大赛优胜奖。2008年1月在第一届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体育课程双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技巧体育理论教学》多媒体双语教学课件,荣获全国体育双语教学多媒体优秀课件一等奖。《双语教学在高校体育课中的探索与尝试》的论文,荣获全国体育双语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同时被聘为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体育课程双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体育教学部学科带头人,作为课题负责人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体育课程曾获得内蒙古医学院精品课程。发挥英语的特长,积极配合教学部做好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的培训工作,2009年,完成了《高校体育双语教程》(74.7千字)一书的总主编工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努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树立了二十一世纪高层次体育教师的形象。
训练工作
多年担任院田径队跨栏和竞走教练工作,取得的成绩有:呼和浩特市高校田径运动会女子100米第一名、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田径运动会女子100米栏、400米栏第一名、男子110米栏第三名、400米栏第二名,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竞走第二名。
裁判工作
从事短道速滑裁判工作,多年来在国际、国内举行的重大体育赛事中担任裁判长、编排记录长等重要职位,经中国滑冰协会批准,
2000年被入选全国短道速滑裁判委员会,担任委员至今。
2000年代表中国在荷兰参加了国际滑联短道速滑裁判员学习班,并通过考试获得国际滑联授予的ISU(国际A级)短道速滑编排记录长的称号(中国仅此一人)。此后,又分别在每二年一度的国际滑联裁判员的考核中,获得了在国际滑联重大赛事中担任第一编排记录长的资格,在世界25位国际A级编排记录长中排名前十位。近几年来,多次代表中国出访过美国、荷兰、意大利、法国、韩国、日本,分别在亚洲锦标赛、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杯、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世界团体锦标赛、世界锦标赛中,数十次担任第一编排记录长的裁判工作,在国际重大赛事中为中国裁判争得一席之位,得到了国际滑联的认可和好评,为中国争得了荣誉。国际滑联短道速滑技术委员会主席安迪?盖博曾作过:“…这个比赛由申鸰做编排记录长就一定没有问题。”
的评论。 加拿大国际A级裁判长米歇尔?沃罗特也评论说:“中国裁判,甚至亚洲裁判学外语应以申鸰为榜样,有她担任编排记录长,合作承担比赛任务,我很放心”。
2002年由中国滑冰协会授予中国短道速滑荣誉裁判员称号,2003年被中国滑冰协会推荐为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体育人才。
2006年8月以非田径专业裁判的身份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裁判员培训,以最高分5分的成绩,通过了英语裁判的口语考试,获得2008年奥运会田径裁判的初选资格。2007年7月第二次通过奥运裁判的考试,2008年5月再次在好运北京田径测试赛的裁判工作中,通过了实践考核,最终获得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田径裁判资格,并以英语口语的优势,被分配在检录组工作,出色的完成了为各国运动员参赛的检录工作。
|